贵州电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 为多彩贵州新未来贡(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贵州实施柴改电、煤改电、油改电等工作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只是还没有提出电能替代的概念。”贵州电网公司市场部专责张超说,直到2016年5月国“贵州实施柴改电、煤改电、油改电等工作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只是还没有提出电能替代的概念。”贵州电网公司市场部专责张超说,直到2016年5月国家八部委(局)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电网企业由此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实施电能替代。
实施电能替代 大力推行绿色用能模式
对此,贵州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措施挖掘火电调节能力,充分发挥贵州梯级水电站调节能力,建设一定规模的储能,推进实施源网荷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提升贵州风光等新能源送出和消纳能力。
新能源装机容量从2.25万千瓦猛增到1672万千瓦,装机规模增长近750倍.......作为新能源发展起步晚、资源禀赋匮乏的省份,贵州依托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十年来实现了新能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十年间,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贵州能源发展战略部署,全力畅通并网通道,支持新能源接入并网,保障清洁能源消纳,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绿色电能消费,为贵州黄金十年发展提供了清洁动能。
“十四五”期间,贵州重点实施4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其中,贵州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覆盖贵州全省,预计于“十四五”末建成投产,业主为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实施贵州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深挖自身调节能力,不断满足新能源快速增长的需要。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可增加风电装机约347万千瓦、光伏装机约85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电量约160亿千瓦时。
发展新能源实现“双碳” ?电力勇当“先行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贵州正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在重点领域乃至全社会推行绿色用能模式。贵州电网公司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新能源消费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时机,结合贵州产业结构特点,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让绿色能源助力贵州经济发展。(江伟、吴玉霞)
一方面结合电源、电网及负荷特性,推动开展省级、县级、及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另外,全力服务相关方依托北盘江、乌江梯级水电站资源,选择水电站附近风、光资源较好的地区,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试点项目。
站在紫云县火花镇磨安村后窑山顶向四周望去,原本的荒山上铺满连片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颇为壮观。紫云后窑、麻园光伏发电项目是安顺市最大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约2.45亿千瓦时。
贵州风光资源几乎都处于山区,不仅风光建设运营成本较高,就地消纳新增能源也有难度。以安顺泛黄果树区域为例,由于当地负荷相对较小,新增电能如果得不到及时全额消纳,必将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贵州电网公司正在结合电网现有网架以及规划建设情况,充分考虑各区域电网电力送出消纳能力,提前组织完成《“十四五”及2021年贵州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研究报告》编制,并启动大规模光伏风电基地输电规划,加快推进新能源消纳重点电网项目建设,特别是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骨干网架建设。为全额消纳黔西北、黔北电源地区清洁能源,500千伏习水变电站等一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已建成投运,500千伏奢香至鸭溪输电线路正在抓紧建设。预计今年12月,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工程建成投运,将有效缓解兴义、六盘水、安顺等区域光伏送出问题。同时加快畅通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通道,促进“双碳”目标在农村的有效落地。
安顺泛黄果树区域为高山、河谷地带,有丰富水力、风力及日照资源,近年来当地清洁能源发电“井喷”式增长。安顺供电局调控中心地调班班长杨强介绍,安顺泛黄果树区域水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超过200万千瓦。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另外,按照《贵州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贵州电网公司全力配合做好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截至2022年9月,全省已建成充电桩多个,充电能力达92万千瓦。贵州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充电桩预计全年累计形成充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万吨。
“由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征十分明显,高比例接入电网系统时,需要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灵活性发生根本性变化。”贵州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水调与新能源部总经理王宁说,提升电网系统的调节支撑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各要素友好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电网与清洁能源》 网址: http://www.dwyqjny.cn/zonghexinwen/2022/1013/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