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 动能澎湃(新气象 新作为)(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云南一直是绿色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在滇池出水口的螳螂川,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已运转发电110年。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云南分公司管理的水电云南一直是绿色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在滇池出水口的螳螂川,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已运转发电110年。这座由中国华电集团云南分公司管理的水电站,开辟了我国利用清洁能源的先河。
坐落于云南省砚山县的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是云南绿色铝产业新地标,这里建设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绿色铝项目。聚力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当地聚焦精深加工、研发等重点,成功引进魏桥、神火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新建电解铝项目工艺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保障能源安全
聚焦清洁能源
“这十年,是云南干流水电站投产最多的十年。”云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卢文祥介绍,十年来,云南全省水电装机由3499万千瓦提升至7820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全国排前10位的水电站,云南有7座。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有效改善了电力供应结构,大幅提升了电力供应能力。
2018年9月,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与曲靖人深圳德方纳米董事长孔令涌在深圳的偶遇成为了“意外收获”,家乡人的热情真诚让孔令涌有了“回馈家乡、试试看”的意向,德方纳米在曲靖投资7.5亿元落地了第一个项目——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有了第一次后,德方纳米的项目投资一个接一个落地,如今已投资13个系列项目,超过300亿元。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2021年底,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聚合绿色能源资源优势,推动全省绿色能源开发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
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不断扩大第一大支柱产业优势,云南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迈进。
“云南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绿色能源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绿色能源在全省经济稳增长中的基础作用,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绿色能源产业,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云南力量。”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岳修虎说。
据介绍,两个实验室将结合云南省绿色能源战略共同打造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实验室紧紧围绕新能源关键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
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的11台百万千瓦机组运行稳定、指标优良,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过4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
横跨江河的水电站高速运转,立于山脊的风机不分昼夜旋转,荒山坡地上大片光伏电池板绵延展开……云南绿色能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立足新发展阶段,云南绿色能源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云南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蓄力赋能。
“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在云南省曲靖市国家级经开区,这样一句招商口号,不仅成为当地吸引大量新能源巨头入驻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强力见证。
随着金中、鲁西背靠背、滇西北、昆柳龙等直流工程以及云贵互联工程的建成,云南跨省区外送输电通道由2015年的“七交五直”优化为“十直一交”10条直流和1条交流通道,通道能力由2500万千瓦提升至4540万千瓦。
2021年4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开出全国首张绿色用电凭证,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累计为省内用电企业开出绿色用电凭证258张,累计溯源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绿色电量折合减排二氧化碳超6800万吨,为企业成功通过国际碳足迹认证、打造“零碳工厂”、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9月18日,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1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3号机组的投入运行,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右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过半。
据统计,云南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1.2万亿千瓦时,占全省全部清洁发电量的一半,减少东部地区标煤消耗近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0亿吨,不仅有力促进了云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更支持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文章来源:《电网与清洁能源》 网址: http://www.dwyqjny.cn/zonghexinwen/2022/1021/1553.html